東門美術館網址

吳超群

吳超群(B.1923-1995

1923 生於安徽省太和縣金溝鄉

21歲起投筆從戎,抗戰勝利後,由於部隊移防西北、新疆等地,有機會開始觀察馬的生活習性與動態,並進行寫生,而從此一生畫馬,與馬結了不解之緣。

 

 

    吳超群自幼曾習傳統水墨畫,1950年來台後從郭柏川學習素描,但仍以畫馬為最大志趣,郭柏川曾讚賞他有「孜孜矻矻的學習精神」「天生的藝術家氣質」,並引用石濤的一段話來形容他的作品:「在墨海中立定精神,筆鋒下決定生活,尺幅上換去毛骨,混沌裡放出光明,縱使筆不筆、墨不墨,畫不畫,自有我在。」郭柏川與吳超群亦師亦友,可說是他的知音之一。   

在徐永賢的吳超群評傳中,記述了畫家的藝術理念,即「不似之似」的要求,依據吳氏的自述,畫馬的觀念有三階段:「一是先求形似,解決形的問題。其次求不似,打破形似,超脫形似。最後才是不似之似。」吳氏自認為所追求的是不似之似的境界,而這「不似之似」正是石濤所認為的,中國山水畫的美學特徵。

    以老子的美學觀而言,與不似之似較相似的是道德經二十一章的「道之為物,惟恍惟忽」「恍兮忽兮,其中有象,恍兮忽兮,其中有物」,吳氏的繪畫表現並非如此渾沌,他所追求的不似之似應是比較接近一種神聖的象徵。從遠古以來,人類即運用其製造象徵的喜好,潛意識地把對象或形式轉化為象徵,賦予重要精神價值,並以宗教和視覺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,就吳氏的「愛馬情結」而言,已是一種心靈的投射,而所作馬的主題,正顯示了他人格特質的特徵,不似人卻似馬,不似馬,卻似人,在此,人馬已合為一体。

    另外,就吳超群用筆、用墨的理念來看,他提出漢隸、魏碑、晉唐行楷對畫面意趣結合的效果,他認為「筆像骨骼,墨像肌肉」,如能達到心物合一境界,用筆自然能有多元化的變化,用墨也就能如王維所說的:「肇自然之性,成造化之功。」但要如何達到物我合一的境界?以莊子的審美觀而言,根本途徑即是把人看做自然的一部份;莊子在<齊物論>中莊周夢蝴蝶的故事,正生動地說明了這種境界。

    吳超群畫馬,在技法上,有如「庖丁解牛,刀起刀落,莫不中肯。」在精神上,則趨於物我合一的境界,是吳超群畫馬?抑或馬畫吳超群?是馬顧盼生姿?或畫家顧盼自雄?在人馬合一,人馬相乘的藝術經驗中,吳超群說:「繪畫是我一輩子無盡的追求」,在這無窮盡的追求中,神聖得以在自然的聖顯中彰顯其身,這對畫馬如此,對他所作的荷花、人物畫、書法等均可覺察到相同的特質,而這即是畫家精神永生的部份,也是為後人所崇敬的部份。